近日,由新疆文联、博州党委宣传部主办,新疆作家协会、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博乐市委宣传部承办,新疆天雪文学院协办的钱建军长篇小说《孛罗城》研讨分享会在乌举行。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熊红久主持会议。
会上,50多位作家、评论家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华栋通过视频祝贺长篇小说《孛罗城》的出版。他指出,今年正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此时对新疆和古代西域进行文学书写恰逢其时,《孛罗城》的出版生动展示了新疆与古代西域所蕴含的丰沛写作资源,正被当代作家以全新方式呈现,焕发着新的艺术风采。
新疆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董立勃认为,钱建军用虚构和想象复活了一座已成废墟消失在了岁月尘烟中的唐朝古城,同时创造出了一个波澜起伏还扣人心弦的故事。
《新疆艺术》杂志社原社长黄毅表示,《孛罗城》是他近年来短时间内阅读速度最快的一部厚重之作,这部小说有历史小说的影子,但又并非我们以往认知中的传统历史小说,在历史小说中,历史是人的历史,《孛罗城》中人物众多,作者对其形象的塑造还是比较成功。
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新疆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鞠利说,长篇小说《孛罗城》以其精彩的叙事技艺、深刻的历史洞见、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敏锐把握、植根边疆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深入刻画,创造了成功的文学叙事。
新疆文联第一期刊中心负责人王族认为《孛罗城》在细节处理方面见长,细节亮眼,借市井元素、唐代人物、神性意象显地域与奇幻感,以铁矿串联文化交融与情节,整体彰显出浓郁的新疆本土特色。
博乐市作家协会代表陈玉亮指出该小说的价值体现在从艺术、可读、故事性肯定价值,融合边地历史与 “资源可持续" 等时代命题。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李冀认为,《孛罗城》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且引人入胜的边城世界,构建可信边城世界,重构“边疆”视角,回应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参考。
新疆评协造型艺术专委会秘书长、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唐莉霞认为,在长篇小说《孛罗城》中,真实与幻象就如同书中的神觉蓝酒一样,让人在品味与咂摸中感知文学想象和历史考证交织的魅力,以古城遗迹为灵感,交织真实与幻象,借古城兴衰思考欲望、人性与历史。
作者钱建军在分享创作历程时提到,自2018年首次探访孛罗城遗址后,她便对这座古城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心中的诸多疑问,展开了深入的资料搜集与学术调研之路。为了精准还原唐代孛罗城的历史风貌,她秉持着“让历史发声,让文学说话”的原则,前往达勒特镇孛罗古城进行实地探访,走进博州博物馆仔细查阅历史文献。多次拜访地质学专家和气候学专家,积极搜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
研讨会最后,熊红久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近年来,新疆文联和新疆作协始终以文化润疆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多民族文学的蓬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扶持创作。他强调,新疆这片土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鲜活的时代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希望此次研讨会能起到号召作用,吸引更多疆内外作家来关注新疆、书写新疆,期待大家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让更多展现新疆魅力、传递新疆声音的优秀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